跟着特产走中国
说到湖南特产,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都是吃的东西,但其实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,以及手艺的传承。

分享到:
当前位置: 富海行业信息> 食品饮料> 豆制品> 我与我家乡的特产故事之张家界桑植和渣

我与我家乡的特产故事之张家界桑植和渣

来源:www.97506.com 发布于:2017年08月28日 17:01:28

我是一名社会志愿者,我的工作是在贫困地区找到需要资助的学生,对他们进行生活和就学环境的考察审核,然后对接资助人圈子认捐,再把钱汇到孩子们监护人账户,予以生活费的资助。对孩子的资助标准是320元/月,用于改善孩子们的伙食,添置文具用品,直到他们完成义务教学。

《大山里的和渣》

作者:王阿妮

(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,学校名和人名均为虚构)

我是一名社会志愿者,我的工作是在贫困地区找到需要资助的学生,对他们进行生活和就学环境的考察审核,然后对接资助人圈子认捐,再把钱汇到孩子们监护人账户,予以生活费的资助。对孩子的资助标准是320元/月,用于改善孩子们的伙食,添置文具用品,直到他们完成义务教学。

我与我家乡的特产故事之张家界桑植和渣

2016年的夏天,我到了张家界的桑植县,探访这里的大公小学,大清早出发,因为路不好走,轿车不方便开上来,我背着书包爬了几公里山路,气踹嘘嘘地到了学校。不禁为自己的体能感到惭愧——这里的孩子每天都要很早起床,爬上几公里山路到学校早读。

我与我家乡的特产故事之张家界桑植和渣

我是第一次到张家界,在电话里给我指路的,正是眼前这位接待我的教导主任陈老师,兼着上语文和地理课,扎着马尾辫,看上去三十出头。

到了陈老师办公室,她接过我的书包,端来一碗类似米汤般的东西,冰冰凉凉,喝下去很舒服。可是又没有米汤的味道。

“王小姐,真是辛苦你了。”

我一口气喝完了米汤,忍不住问:“这是什么?还挺好喝的。”

“我们喊豆渣,也叫和渣,好喝吧?再给您盛一碗。”

我本想矜持地拒绝,然而清凉糯香的和渣汤入了口,却怎么也说不出那个“不”字,一股豆香味始终徘徊着,爬上山来时的疲惫一扫而光。

我与我家乡的特产故事之张家界桑植和渣

和陈老师谈了受捐助学生的情况,顺利地联系好了。中午,郑校长留我吃饭。

“小王,好菜就没有多少,一点地方乡里菜,尝尝!”说罢,陈老师往我碗里夹了一大块腊肉。确实,学校的伙食很简单,炒笋片、炒腊肉、炒菌子,炒鸡蛋,外加一大碗和渣汤,六人一桌。

和上午我吃的和渣汤不一样,午饭的和渣汤里放了青菜和肉末,吃起来更有一番风味。

席间,我看他们都用汤勺舀了汤泡在饭里,很少吃菜,只是一个劲劝我多吃。我瞬间明白了,他们是把菜留给我夹,真是淳朴的山里人啊。郑校长一边介绍学校的老师、学生情况,一边不住地要陈老师给我夹菜,我碗里的肉都堆得小山一样高。郑校长五十多岁,头秃了半边,他看我没动筷子,问:“小王,学校伙食不好,‘逮’(“逮”是湘西土话,吃的意思)饭就不要客气哦,不合口味也莫吃不饱!”

我与我家乡的特产故事之张家界桑植和渣

他们哪里知道我也好喜欢和渣汤,也好想泡饭吃。顶不住陈老师不断地夹肉夹蛋给我,碗里菜的水平线都没下降过。学校老师的热情让我不禁感触,在这里,淳朴和勤劳都刻在了大家的脸上,几位老师在饭桌上的谦让,猜得出他们教育的孩子,也会具备这样谦让的品质。

终于,我把碗里的饭菜吃完,把汤碗里剩下的和渣直接倒进碗里,美美地喝了起来,和渣的香味,仿佛在大山里飘出去了。

对张家界大山里的探访,山里人给出了浓浓情谊的回馈,像是和渣的香,干净,醇和,微甜。

联系资料

跟着特产走中国
所在地区:
湖南省 长沙市

粤ICP备12063784号-4

声明:本站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或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站不对以上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利益,请您来函告知我们,我们将尽快删除